- 〈水牛群像〉浮雕,出自藝術家黃土水之手。(李漢昌/攝自中山堂)
生活美學/中山堂的水牛
文/ 陳長華
臺北市中山堂不但是都會的地標,這座建於一九三六年的會堂也是古蹟建築,數十年來很多人進出中山堂,卻很少留意掛在光復廳樓梯穿堂的〈水牛群像〉浮雕,它在冷冷的壁面發光,無聲吟唱著藝術家生命最後的一闕美麗樂章。
〈水牛群像〉浮雕,長五百五十五公分,寬二百五十公分,出自臺灣前輩藝術家黃土水之手。黃土水於西元一八九五年出生在臺北艋舺一個工匠的家裡,他自日據時代的「國語學校」師範部畢業後,因為成績優異,獲得校長協助,進入日本東京美術學校雕刻科留學。他是臺灣首位前往國外學習西洋雕塑的藝術家,創作的題材多半是動物和人像。
炎熱的夏日,五頭水牛在芭蕉園的陰涼處休息,兩名未著衣的村童騎在牛背上,一個手拿撐著斗笠的竹竿,一副調皮模樣;另一個村童同樣光著身子,站在牛旁,雙手摸著牛下巴,好像跟牠說悄悄話。
這幅浮雕完成於一九三○年十二月初,半個多月後,黃土水因腹膜炎病逝,卅六歲正是創作的好時光,他卻與人間告別。他用盡生命最後的力量,創造出這壯碩的牛群和健康的農家孩子,讓人感受他對人生和故鄉土地無限的愛和熱情。
黃土水在創作〈水牛群像〉前,已經花了八年時間研究牛的生態。約在一九二二年,他藉著從日本回臺省親的機會,著手尋找適合雕塑的題材,當他選中了牛,特別租用一家碾米廠,做為臨時工作室。
為了掌握牛的形象和神情姿態,他費盡心血,甚至透過關係,跑到屠宰場,翻製牛的頭部和四肢的石膏模型,做為創作的參考。他甚至自己養一頭水牛,和牛朝夕相處,觀察牛的習性和動靜特色,並畫了許多牛的速寫,以及雕塑多件牛的模型和小品。
〈水牛群像〉浮雕刻劃的都是臺灣的產物,像水牛、村童、芭蕉等等。黃土水從生活取材,同時有心將他在日本所學的西洋寫實技法和臺灣傳統木雕方法融合,表現他的藝術想法。在構圖上,他以牛做為視覺的焦點,五頭水牛,各具姿勢,肌肉起伏,壯碩飽滿,讓人感受到牛的健康。他用線條來表現肌肉與骨骼的張力,藉著牛身的重疊,增加牛群的動感變化,加上茂盛的芭蕉葉與天真孩童,讓我們感受到活生生的農村安樂平和景象。
今日的中山堂所在地,在一九三一年曾是舉辦黃土水遺作展的場所。一九三六年改建為現在的建築後,黃土水的妻子廖秋桂捐贈了〈水牛群像〉入藏。這一件當年藝術家來不及趕上日本「帝展」的創作,若不是廖秋桂女士,該文物也不會成為政府指定的國寶。且在冥冥之中,要存留在他故鄉,並在他出生的艋舺和成長的大稻埕中途的中山堂永久展示。(點閱次數:631)